北仑工业、物流企业众多,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时常能看到集卡车穿梭的身影,而卡嫂们长期跟随丈夫奔波,角色多局限于生活照料。去年4月,新碶街道顺势建立起零工市场,卡嫂便是重点服务对象之一。“卡嫂岗”率先开启了家门口就业的新模式。
在港兴工业社区集运基地的横浦停车场内,“卡嫂工坊”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也是新碶街道零工市场的点位之一。每当订单一来,卡嫂们便各自认领不同的产品,迅速忙活起来,孙佩飞就是其中一员。
“我是去年9月份来到‘卡嫂工坊’的,以前只能靠自己四处寻找零活,但这样的工作机会少而且没有保障。”孙佩飞拿起桌上的橡胶球,熟练地套进熊猫模样的毛绒套子。
港兴工业社区有4000余名集卡车司机和500余名集卡司机家属,其中待业在家、照顾孩子的卡嫂就有100余人。“卡嫂工坊”的设立,为她们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
据了解,“卡嫂工坊”积极对接外发零活,不仅让卡嫂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增收,还对大龄、残疾人等困难就业群体给予“一对一”专项帮扶,实现“零工增富”“就业共富”“提技奔富”“维权助富”。
“截至目前,‘卡嫂工坊’已与10多家公司共建联建,直供20余种手工加工货源,助力230余名卡嫂、宝妈实现零工就业,生产总值达220万元,工资增收20万元。”港兴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君芳说,“卡嫂工坊”与企业合作,也解决了企业部分的用工需求,实现了企业与社区的双赢。
“卡嫂工坊”不仅是卡嫂们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更是她们精神生活的“充电站”。文化文娱活动、关心关爱直通车陆续开进“卡嫂大本营”,歌唱团、舞蹈队、丽人坊等各类自治组织纷纷成立,让卡嫂们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增长知识、展现自我,实现“精神共富”。
除了港兴工业社区的“卡嫂工坊”,新碶街道零工市场还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在牡丹社区、芙蓉社区等地设立了“共富工坊”“零工工坊”和“暖妈工坊”点位。
“现在这些点位的总人数有500人左右,很受欢迎。同时,依托‘共富工坊’的场地资源,我们组织了多场技能培训,帮助大家提升职业技能。”新碶街道零工市场负责人陆必柱告诉记者。
“自零工市场运营以来,街道在资金、政策以及活动协助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保障。下一步,我们也将全力支持零工市场工作的开展,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更好、更精准的工作岗位。”新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维说。(记者 姚微 戴金栋 通讯员 陈红 刘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