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多措并举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来源:     时间:2022-05-31 08:52:07     

  5月30日,记者从《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健康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围绕稳住中小企业运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服务供给和落实力度,精准纾困,精心解难,精细服务。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利润2400多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

  今年1-3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749.6亿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利润485.9亿元、同比增长28%,这两项增速指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2和21.5个百分点,彰显巨大韧性,实现较好开局。

  政策

  全面优化帮扶措施

  构建“1+N”中小企业

  纾困解难体系

  一方面,加大政策供给力度。以省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中小企业纾困解难“28条”,各有关部门如省工信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又结合各自职能,推出了一批有干货的配套政策举措,形成了“1+N”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政策体系和强大合力。

  另一方面,加大政策落实力度。1-3月,全省13.9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受益于征收率降低政策,减征增值税13.8亿元, 12.3万户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42.7亿元。1-4月,全省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6.04亿元,享受稳岗返还政策企业2.96万户、发放金额2.4亿元、惠及职工67.1万人。金融部门推进落实普惠小微政策,截至3月,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278.3亿元,较年初增加411.9亿元,同比多增14.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1.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出9个百分点。

  退税

  税务政策精准直达

  “审核一键办”减少流转环节

  我省税务部门扛牢责任、健全机制、提速提效,全力以赴推动政策第一时间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各项退减免缓政策已经惠及210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其中,截至5月24日,全省累计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4.1万户次;4月1日到5月24日,累计为2.64万户次中小微企业办理留抵退税,占比98.98%,退税进度与全国同步。

  实行网格化管理,把责任压实到岗到人,推行“百分百覆盖+点对点滴灌”的宣传辅导机制,深入开展“政策找人”专项行动,将政策送到纳税人缴费人手中,让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会尽会。截至5月18日,分101批次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至1900多万户次纳税人,组织纳税人培训761期、培训403.8万户次。

  推出“审核一键办”,集中受理审核,减少流转环节,加快审核速度。与人民银行协作,推出“退库一键办”,实施全流程电子退税,提高了退税效率。

  保障

  着力解决拖欠账款

  全省累计清欠账款

  66.07亿元

  我省落实中央部署,出台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相关配套文件,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问题分别开展了多个专项治理行动,并加强调研督导,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清欠工作。自2018年12月至今,全省累计梳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67.44亿元,清欠账款66.07亿元;办理国家转办和省内投诉线索共541个,推动偿还投诉账款近3.5亿元。

  同时,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对于没有落实资金来源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严禁未批先建,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以各种方式要求企业垫资建设。在约束惩戒上下功夫。加大对相关责任主体及责任人问责和惩处力度,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典型案例予以曝光,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

  融资

  信贷增量支持

  全省小微企业贷款

  余额1.07万亿元

  省金融监管局认真推动各项金融政策落地落实,鼓励全国性银行机构加大对我省稳企纾困政策倾斜,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单列稳企纾困重点领域信贷规模,特别是对有发展前景但因疫情影响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稳住发展送上“及时雨”。

  融资规模持续扩大。4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4.9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

  融资结构持续优化。3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6.3%,高于贷款平均增速3.92个百分点,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278亿元,同比增长21.4%,高于贷款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贷款户数118.7万户,同比增加9.7万户。

  融资成本持续降低。4月份,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1个基点,累计向95万家市场主体让利支付手续费约1.5亿元。全省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739.83亿元,融资担保放大倍数6.6倍,平均综合担保费率0.81%,连续26个月保持在1%以下。

  孵化

  健全培育体系

  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上云”全覆盖

  经过多年探索,我省省级层面已形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三级梯次培育格局。到目前为止,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批次3438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5批次27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批次66家。

  我省共推荐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2家。去年,全省14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营收754.36亿元,利润73.27亿元,税金26.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8%、40.07%和22.85%,不仅为全省中小企业树立了标杆,同时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我省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四级梯度,进一步健全培育体系,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今年计划培育超1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争取更多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按照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有关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明确的各项任务。深入开展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提升、智能化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赋能等专项行动,今年将指导建成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100个以上;完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节能诊断100家以上;实现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云”全覆盖;新增进入上市后备企业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左右。

  (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萧)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