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密集的“青年理想之城”——北仑,不少青年工匠在参与制造业智能生产线改造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等赛道中脱颖而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活力。
在极氪汽车春晓工厂,33岁的张建军工作了11年。张建军于2014年入职极氪,主要负责车间电器功能性及静态问题的技术攻关。2024年起,春晓工厂全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张建军所在的总装车间在生产全过程中引入了物联网(IoT)传感器、数字化管理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等新设备、新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数据驱动决策。
新技术的引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企业职工和流水线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两年来,张建军带领班组成员自主制作了线束检测设备,使春晓工厂生产的第一款极氪产品——极氪MIX的电检功能检测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3分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谈及这一成果,张建军用了一个词:跨界。“我借助了编程知识,还尝试学习了外语,读懂了国外技术类教程。适应变革,提升自我,这是突破职业天花板的利器。”张建军说。
跨界和学习,不仅是张建军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方式,也是北仑青年工匠成长的主要途径。在宁波力劲科技有限公司,入职五年的95后青年黄挺同样通过持续学习和探索,从一名机械工程师成长为液压工程师,成为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近两年,力劲科技为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了“全球化2.0”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新上线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是黄挺最重视的技术之一。“这个系统能够自动化处理产品数据,帮助提高产品设计质量。企业可对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进行全流程信息提取,依据这些信息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黄挺告诉记者,虽然这项新技术非常实用,但学会操作并不容易。为此,在系统上线前,黄挺积极参与培训,每天在测试系统中认真学习,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汇总,问题整理后交由老师统一答疑。系统上线后,他逐步将设计融入PDM系统,实现了产品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管理。
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为各企业青年职工的成长搭建平台、引入资源,帮助更多的青年工匠脱颖而出,为‘双一流双示范’建设输送更多青年人才。”(记者 舒一展 通讯员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