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杭州赶到象山,张勇的身影就出现在爵溪一家针织企业里。他与企业负责人热切交谈,从针织原料的性能优化,到织造工艺的革新突破,再到市场品牌的打造拓展,话题涵盖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走访,对张勇而言,是工作日常。
张勇,这位四川籍80后工学博士、教授,现任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院长。他长期专注于纤维素材料功能化改性与应用技术研究,已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各1项、浙江省公益计划应用研究项目2项、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其专业造诣为他在象山针织产业领域施展才华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于2018年由象山县政府与浙江理工大学共同创建。自成立以来,研究院便肩负起推动象山针织产业发展的重任,成为了前沿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象山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2021年,张勇受学校委派,接任象山针织研究院院长一职。其实,早在2013年,他就对象山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那年暑假,他组织学生来象山参加社会实践,象山渔村渔民纯朴的生活,不仅吸引着他,也让学生们流连忘返。此后,每年暑假,他都会带学生来象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谈及象山,张勇感慨万千。近年来,象山发展迅速,城市环境干净美丽。然而,象山针织产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象山针织企业大多起步早,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产业以代工为主,缺乏自己的著名品牌,加之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这几年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面对这些困境,张勇和他的团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在材料、织造、印染、服装及纺织装备全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级人才,建设人才基地,共享研究资源、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共享检测中心,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研究院已为象山针织企业提供样品检测2000余个;开展技术委托与合作开发项目20余项,成功帮助企业解决30余个技术难题;申报省部级科技奖4项,参与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6项,申请发明专利32件,授权发明专利9件。同时,研究院自身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还为象山针织行业成功培育了4家针织行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张勇大部分时间都在象山,他说,城市合伙人的身份,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针织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而自己所能做的,便是凭借专业知识与热忱,全力以赴为象山针织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产业向前迈进。(记者 郑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