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现场
4月14日下午,由浙江交工与中交路建联合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径三塔不对称斜拉桥——跨港区及甬江特大桥,历经30小时连续奋战,顺利完成三大主塔下横梁浇筑。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索塔全面转入中、上塔柱施工阶段,为冲刺2026年桥梁合龙关键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工现场位于离地50多米的主塔上部,记者借助无人机视角才能一探究竟。作为全桥核心受力结构,下横梁承担着连接主塔与桥面、分散荷载的核心作用。此次浇筑的P59下横梁长达38米,高9米,是超大混凝土构件,钢筋用量约385吨,混凝土浇筑量达2276立方米。施工团队创新采用“分仓分层、同步推进”方案,分两次完成单根下横梁浇筑。
现场,72米“天泵”与混凝土液压吊罐协同作业,将高强度混凝土精准输送至50多米高的横梁浇筑点,三座主塔下横梁累计浇筑混凝土突破6400立方米、使用钢筋超过1200吨,用量相当于2个10万吨级码头泊位建造总和。
浙江交工杭甬三期SG02标项目生产副经理何涛介绍:“三个主塔最后一个下横梁的浇筑完成,标志着索塔施工进度完成了三分之一,也为大桥按期合龙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由于桥梁结构不对称且地质条件复杂,下横梁的线形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决定全桥力学性能。项目团队通过反复测试论证,对钢筋绑扎、模板拼装等关键工序将误差精度控制在毫米级,确保桥梁受力安全。
跨港区及甬江特大桥全长1730米,最大跨径570米,是杭甬复线三期工程建设中技术难度、安全管控难度最大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杭甬高速宁波三期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蒋强强调:“必须确保在明年台风季之前完成合龙,不让大桥经历台风风险。此外,大桥位于港区,周边有危化品企业、生产作业码头,对安全生产要求极为苛刻,这要求我们必须研究科学的施工方法,在严格条件下实现高效施工。”
目前三座主塔预计年底实现封顶,首批预制钢箱梁将于7月运抵,桥面架设工程年内启动。2026年合龙后,这座“中国造”超级工程将再次刷新世界桥梁技术纪录,也将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及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助力“一带一路”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